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含氮磷的污水排放至淡水河流湖泊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导致蓝藻爆发。藻毒素是蓝藻细菌代谢的次级产物,是水体中含量最多、危害最大的一类藻毒素。藻毒素是一种环状7肽毒素,目前已经被报道的有100多种异构体,其中微囊藻毒素-LR (Microcystin-LR, MC-LR)是分布最广泛、毒性最强的一种。本研究利用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NCM460及结直肠癌细胞HT29为模型初步探究了MC-LR致肠毒性。我们通过对肠道细胞不同剂量(0 µM、5 µM及10 µM) MC-LR染毒,结果表明在处理的两个剂量组中,细胞数量及形态均无变化;利用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活性氧,结果表明不管是NCM460细胞还是HT29细胞,在染毒之后活性氧水平都显著增加(5 µM, HT29, p = 0.03, NCM460, p = 0.0003;10 µM, HT29, p = 0.003, NCM460, p = 0.02),并且呈剂量依赖效应;通过彗星实验,初步探讨了MC-LR对肠道细胞的毒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5 µM和10 µM剂量组中,出现明显的DNA拖尾现象,且5 µM剂量组拖尾现象的发生明显低于10 µM剂量组,说明DNA损伤与MC-LR浓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因此,本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MC-LR能致肠细胞毒性,为进一步了解微囊藻毒素致肠毒性的研究,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微囊藻毒素引起的肠道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推荐文章
草鱼幼鱼肝胰脏抗氧化系统对MC-LR胁迫的响应
微囊藻毒素-LR
草鱼
肝胰脏
抗氧化
MC-LR急性胁迫对草鱼脾脏、头肾显微结构及BAFF和APRIL基因表达的影响
微囊藻毒素-LR
草鱼
脾脏
头肾
组织病理
BAFF
APRIL
微囊藻毒素(MC-LR)在黑麦草幼苗体内的积累及对其生长的影响
藻毒素
黑麦草
发芽率
幼苗生长
抗氧化酶
积累
微囊藻毒素MC-LR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脏谷胱甘肽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腹腔注射
罗非鱼
微囊藻毒素(MC-LR)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相关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C-LR致肠细胞毒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自然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藻毒素 NCM460细胞 HT29细胞 ROS含量测定 彗星实验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19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文聪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3 2 1.0 1.0
2 Kamegniboukem Robert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1 0 0.0 0.0
3 郑水林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1 0 0.0 0.0
4 Yawmassey Isaac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1 0 0.0 0.0
5 曹灵慧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藻毒素
NCM460细胞
HT29细胞
ROS含量测定
彗星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科学
双月刊
2330-1724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39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