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在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等方面的关联与特征.方法:研究连续入选367例患者,包括70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确/可能的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患者(支架内血栓组)和297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组).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罪犯病变置入支架手术且再次入院接受相应靶病变的治疗.收集患者的资料,并进一步分析两类患者的特征.结果:与支架内再狭窄组患者相比,支架内血栓组患者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更高比例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和有停服抗血小板药物病史的患者,且介入治疗次数更多,住院时间更长(P均<0.05).两组间绝大多数的基线和介入治疗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更高水平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300 pg/ml与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独立相关.结论:NT-proBNP、NLR与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独立相关.
推荐文章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因素分析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预测
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支架
再狭窄
机制
迟发性血栓
AIP及血清胆红素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胆红素
支架内再狭窄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特征与高压球囊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球囊血管成形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循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支架内血栓 支架内再狭窄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8-97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43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19.10.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支架内血栓
支架内再狭窄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环杂志
月刊
1000-3614
11-2212/R
大16开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82-21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0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85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