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Bt水稻对褐飞虱若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组成结构的影响,为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传统微生物纯培养法分别从取食非转基因(CK)水稻和转crylAb抗虫(Bt)水稻的褐飞虱肠道内分离细菌,利用16 s rDNA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比较分析转基因水稻对褐飞虱若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取食CK水稻和Bt水稻的褐飞虱肠道内各分离获得7株细菌.取食CK水稻的褐飞虱肠道细菌分别属于3个门5个属;而取食Bt水稻的褐飞虱肠道细菌分别属于2个门4个属;分离获得频率最高的是变形菌门细菌Proteobateria,其中取食两种水稻均能分离获得变形菌门的泛菌属Pantoea,以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等2个属的细菌.取食CK水稻的褐飞虱肠道内分离获得变形菌门的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以及放线菌门的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等3个特异性细菌属;取食Bt水稻的褐飞虱肠道内分离得到变形菌门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等2个特异性细菌属.[结论]取食非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水稻的褐飞虱肠道可培养细菌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为后续深入研究褐飞虱肠道共生细菌的功能,以及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生物肠道细菌的影响提供了材料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