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环境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规律与特征的研究鲜有涉及.本文以采集自南海4条典型断面(18°N、10°N、6°N、113°E)的7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V、U)分析,并结合沉积物粒度、元素富集系数等数据,探讨了表层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每个断面中的V、U含量变化趋势十分相似,Mo含量变化与V、U的总体变化趋势相近,但Mo在断面上的变化波动比V、U更强烈.4条断面中Mo平均含量表现出明显富集,除了V在断面Ⅰ中表现为轻度富集外,V和U平均含量都表现为亏损.影响沉积物中Mo、V、U含量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陆源碎屑含量、生物碳酸盐含量、细粒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和氧化还原环境等.所有断面中V和U的含量分布主要受控于陆源碎屑组分,同时也受到生物碳酸盐含量和细粒沉积物的吸附作用的影响,氧化还原环境对其含量影响较小,受环境影响的自生组分含量较低.Mo的含量分布主要受控于海底氧化还原环境,陆源碎屑组分的贡献和细粒沉积物吸附作用的影响较小,受环境影响的自生组分含量较高.西南次海盆的Mo含量及其富集系数都较低,可能是由于西南次海盆的底流活动使其海底存在氧化环境所致.
推荐文章
湛江港湾表层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氧化还原特性
影响因素
表层沉积物、湛江港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分布特征
钙质超微化石
分布
表层沉积
南海
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特征
氮形态
分布特征
表层沉积物
大亚湾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营养元素
分布特征
控制因素
表层沉积物
长江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海典型断面表层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来源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控制因素 表层沉积物 典型断面 南海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103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736.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181026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淑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8 191 7.0 13.0
2 颜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76 1693 22.0 40.0
3 程俊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2 54 3.0 7.0
4 苗莉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0 114 6.0 10.0
5 黄怡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1)
共引文献  (155)
参考文献  (4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控制因素
表层沉积物
典型断面
南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双月刊
0256-1492
37-1117/P
大16开
青岛市福州南路62号
24-5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9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