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葆生精对奥硝唑所致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生殖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34只雄性SD大鼠,将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7只)、少弱精子症模型组(8只)、生理盐水对照模型组(9只)和葆生精治疗模型组(10只).除溶剂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灌服奥硝唑400 mg/(kg·d).从奥硝唑灌胃的第15天开始,葆生精治疗模型组加用葆生精514 mg/(kg·d),生理盐水模型组加用葆生精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三周.观察各组大鼠附睾精子浓度、活力和运动参数等指标变化,睾丸作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睾丸中抗氧化酶SOD、GSH-Px酶活性,抗凋亡蛋白Bcl-2和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少弱精子症模型组大鼠附睾精子密度明显降低[(16.92±1.31)×106/mL vs (31.62±4.44)×106/mL],活力也明显降低[(54.13±2.58% vs(88.33±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葆生精治疗模型组大鼠附睾的精子密度和活力比少弱精子症模型组明显增加,两组的密度分别为(26.34±3.16)× 106/mL和(16.92±1.31)×l06/mL,两组的活力分别为(78.4±2.43%和(54.13±2.58%,两组比较,P均<0.01,而生理盐水对照组与少弱精子症模型组无明显差异,各组中直线速率、曲线速率等精子运动参数也表现为相同趋势.少弱精子症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中部分生精细胞脱落,层次排列紊乱,生精上皮细胞变薄,管腔内精子数量明显减少;葆生精治疗组大鼠睾丸中虽然各级生精细胞排列略稀疏,但生精上皮形态基本恢复,各级生精细胞及管腔内精子数目都有明显增加.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少弱精子症模型组大鼠睾丸中SOD和GSH-Px的酶活力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0.71±1.34) U/mg vs (30.02±5.42) U/mg和(58.33±20.23) U/mg vs (175.00±27.9) 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葆生精治疗组两种酶活力均明显增加,分别为(34.30± 8.24) U/mg和(220±55.41) U/mg.同时我们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睾丸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有所下降而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加,葆生精治疗组Bcl-2表达增加而Caspase-3的表达下降.结论 葆生精可通过提高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的抗氧化能力,修复生殖系统的氧化损伤,抑制生精细胞凋亡,从而提高精子密度和活力,发挥对生殖系统的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育生液治疗大鼠少精症、弱精症的实验研究
雷公藤多甙
少精症
弱精症
王祖龙治疗少弱精子症临床经验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王祖龙
生精散治疗大鼠弱精子症的实验研究
弱精子症
生精散
雷公藤多甙
精子运动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葆生精改善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生殖功能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男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葆生精 生育力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9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48.2019.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辉 143 996 15.0 28.0
2 洪锴 84 867 17.0 26.0
3 唐文豪 53 355 11.0 15.0
4 赵连明 49 373 11.0 17.0
5 毛加明 23 119 6.0 10.0
6 刘德风 101 250 8.0 15.0
7 张海涛 8 9 2.0 2.0
8 张洪亮 6 29 2.0 5.0
9 杨宇卓 5 19 1.0 4.0
10 邢国刚 12 88 4.0 9.0
11 张哲 13 30 3.0 5.0
12 金滋润 3 0 0.0 0.0
13 林浩成 6 14 2.0 3.0
14 祝雨田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0)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葆生精
生育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男科学杂志
双月刊
1008-0848
31-1762/R
大16开
上海市山东中路145号
4-48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0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