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业务化海表面温度和海冰分析系统的海表面温度(SST)数据,分析了十年间(2008-2017年)冬季南海的表层黑潮入侵,可将南海表层黑潮的入侵可分为西向入侵型和西北向入侵型两种方式.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对SST场和海表面风场进行分解,发现可用SST场第二模态时间系数来表征黑潮入侵形式的年际变化趋势,用风场的第二模态时间系数表征风向的变化.通过Ekman流场分析发现吕宋海峡南部海域风向的年际变化与冬季表层黑潮入侵形式的年际变化存在着密切联系,但这个风向的改变并非是影响表层黑潮入侵形式的唯一因素.
推荐文章
吕宋海峡黑潮表层形态EOF模态分析
吕宋海峡
黑潮形态
Argos表层漂流浮标
海面高度
经验正交函数模态分析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南海北部陆架海洋表层温度锋的分析
南海北部
陆架温度锋
SST
东北季风
黑潮流套
ENSO对黑潮海区风应力异常影响的初步探讨
黑潮海区
风应力异常
ENSO
扩展SVD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冬季南海表层黑潮的入侵形式以及相关风场的影响
来源期刊 海洋预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黑潮入侵 南海 SST 冬季 风场 EOF Ekman流场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7
页数 8页 分类号 P731.27
字数 55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37/j.issn.1003-0239.2019.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天时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8)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潮入侵
南海
SST
冬季
风场
EOF
Ekman流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预报
双月刊
1003-0239
11-1837/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8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6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3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