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明代大运河的启用,使黄淮运交汇区域成为治水的关键区域。官方为了维护运河的畅通,采取了使水系结构与水情产生变化的措施。明前期的河道基本上沿袭了元代河道多股并流、迭为主次的特点。随着运河、淮河与黄河的治理,特别是筑堤的兴起,黄河各水道有一个从面到线,再从一线到清口一点的集中过程。第一阶段是黄河北流断绝,第二阶段是徐邳河道与上游固定于一线。黄河固定集中于徐邳一线以后,嘉靖年间河多决于徐州的上游,嘉靖四十四年以后,河多决于下游。黄运合一区域的河道治理,从一个跨越南北的扇形面,发展到南部半个扇形面,再集中于一线,最后集中于清口。总体的治理过程,基本上为保运服务。从面到点,从大区域的治理到小区域甚至于一点的工程治理,这是明代黄淮运水利工程的水流控制特色。这种随水环境变迁而进行的治水工程调整,充分体现出古人大区域地利用水环境的智慧,具有鲜明的生态特色。
推荐文章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效应
区域
土地利用变化
水环境效应
水文
水质
区域水环境管理中GIS技术的应用初探
区域水环境
GIS技术
污染源
环境保护
进博会区域河网水环境提升与效果评估
水环境提升
活水循环
生态修复
水质提升贡献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明代黄淮运交汇区域的水系结构与水环境变化
来源期刊 历史地理研究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明代黄河 清口 运河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1,159-160
页数 1页 分类号 K24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明代黄河
清口
运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历史地理研究
季刊
2096-6822
31-2157/K9
16开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中国历
201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