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料仓进料方式对单螺旋加料机性能的影响,基于螺旋输送理论,采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建立了具有分料装置的螺旋加料机模型,以5.5 mm直径大豆颗粒分别在60,120 r/min下进行了螺旋加料过程数值仿真试验,计算得到了2种进料方式在2种速度下螺旋输送机的能耗,比较了两者出料量的区别,并进行了颗粒群运动形态轨迹分析.数值分析得到:动态进料方式输送时,机构初始能耗低且能耗增加缓慢,单圈出料量相对于理论出料量波动范围小且平均出料量数值和理论数值接近,颗粒运动形态较单一且颗粒之间的相对作用较少.静态进料方式输送时,料仓中物料堆积较多,机构初始能耗大,颗粒相互作用频繁使得颗粒运动形态复杂.该研究为螺旋加料机的进料方式提供了理论和数值仿真依据.
推荐文章
粉体输送用螺旋输送机结构优化
螺旋输送机
粉料
密封
结构改进
螺旋输送机在特殊工况下的应用
螺旋输送机
满载启动
填充系数大
进料口敞开
胶带输送机料层厚度稳定装置
胶带输送机
料层厚度控制阀
辅助出料装置
接近开关
螺旋输送机断裂原因分析及改进实践
螺旋输送机
槽体
材质
断裂
焊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料仓进料方式对螺旋输送机出料量影响
来源期刊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豆 螺旋输送 转速 出料量 离散元法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1-3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H132.1
字数 31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530.18.017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西良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09 1067 18.0 27.0
2 徐云峰 江苏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 102 7.0 9.0
3 石云飞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8 59 3.0 7.0
4 崔守娟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 4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7)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螺旋输送
转速
出料量
离散元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月刊
1674-8530
32-1814/TH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8-8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0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33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