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国内某镍冶炼厂镍始极片加工过程的智能化、绿色化、快速化的加工要求,对镍始极片的钉耳环节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了钉耳环节中掉耳的原因,创新设计了补钉模式的加工方法,即将始极片放入钉耳进工位,系统自动补钉左耳,并且对钉耳时的压紧力进行仿真分析,选取最优解.同时对送耳环节也进行了优化,结合上料方便和安全性考虑,通过机械手正反翻面,确保放上的始极片均为左边缺耳.试运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钉耳装置加工出的始极片,其合格率得到极大提高掉耳率由5%左右降为0.
推荐文章
大极板始极片机组综合矫平装置及其改进
始极片
矫平
轧纹
悬垂度
平面度
大极板始极片机组排板装置及其改进
大极板始极片机组
排板装置
拨板
等间距排列
动作时序
降低始极片加工机组提升机故障率实践
始极片加工机组
提升机
吊钩销轴
改进
故障率
优化作业方式提高始极片质量
铜电解
种板系统
电解液体积
添加剂
始极片
结晶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镍始极片加工机组钉耳装置的优化设计
来源期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镍始极片 吊耳 补钉 优化设计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F355+.4|TH122
字数 32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545.2019.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东明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77 303 10.0 14.0
2 钟晨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4 10 1.0 3.0
3 郑国锋 4 0 0.0 0.0
4 莫翰林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3 0 0.0 0.0
5 高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9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镍始极片
吊耳
补钉
优化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月刊
1007-7545
11-1841/TF
大16开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2-464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17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