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体系用于检测唾液和胃液中的幽门螺旋杆菌(Hp)及基因分型. 方法 收集临床Hp阳性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进行分型检测,即分为I型和Ⅱ型.分别根据Hp,HpI型设计LAMP引物并优化反应条件,通过LAMP检测验证这3套引物的特异性,并通过检测稀释后模板验证引物的灵敏度,同时加入钙黄绿素使产物显色,使Hp分型检测可视化.用LAMP方法检测收集的临床标本,计算Hp阳性率,并与荧光定量PCR法相比较. 结果 建立的LAMP体系特异性良好,对Hp、HpI和HpⅡ型检测的灵敏度均为102 IU/ml.利用钙黄绿素进行产物检测的效果和电泳结果相一致.对临床标本进行Hp分型检测,HpI、HpⅡ型LAMP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AMP对Hp的检测与分型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且操作简便,在基层医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耐药结果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
耐药性
C 反应蛋白及幽门螺旋杆菌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房颤
幽门螺旋杆菌
C 反应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AMP技术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与分型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Hp)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分型检测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78.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50/j.cjpb.1901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幽门螺旋杆菌(Hp)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分型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月刊
1673-5234
11-5457/R
大16开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楼中路11号
24-81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2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37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