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全国流调中数字X射线测量正常人群前臂桡骨骨密度的结果及其特点.方法 收集全国12个流调点4982例正常受试志愿者行数字X射线测量前臂桡骨骨密度的测量结果.桡骨测量部位和感兴趣区为非优势侧前臂桡骨远端1/3处.其中男性2110人,平均年龄(54.8±14.2)岁(20~89岁);女性2872人,平均年龄(55.5±13.0)岁(20~89岁).结果 前臂桡骨骨密度峰值均位于30~40岁年龄组,男性骨峰值(0.990±0.118)g/cm2,显著高于女性骨峰值(0.844±0.100)g/cm2(P<0.001);峰值后,随年龄组的增加而下降,女性各年龄组的下降率均高于男性,特别是50~60岁年龄组女性骨密度下降最为明显(12.87%/10年).结论 前臂X线骨密度检测系统用于此次流调时的测量结果可反映正常人群前臂桡骨骨密度、 骨密度随年龄变化及老年人群骨密度不同程度下降的状况.
推荐文章
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前臂桡骨测量结果的评估
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
骨密度
精确性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
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骨密度对照研究
抑郁症患者
骨密度
相关因素
对照研究
神经症患者与正常人骨密度对照研究
神经症患者
骨密度
相关因素
对照研究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与正常人群骨密度与骨折风险系数对比研究
桡骨远端骨折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发病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正常人前臂桡骨数字X射线骨密度测量结果: 全国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期刊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 骨密度 前臂 流行病学调查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8-47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2591.2019.05.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字X射线骨密度检测系统
骨密度
前臂
流行病学调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双月刊
1674-2591
11-5685/R
大16开
北京东城帅府园1号(北京协和医院内)
80-743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2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