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干热岩地热资源通过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技术体系实现发电,并可能成为未来战略性替代资源之一.通过分析美、日、法4个EGS项目,总结其科研经验及教训,可以取得以下认识:目标热储基底大多为花岗岩,且分布在火山、高原等地貌附近,复杂的地质构造使得原始地应力和天然裂隙难以预测;干热岩水力压裂的主要机制是岩体剪切破坏;单井钻进和激发后配合井下监测手段定向钻人裂隙系统的效果更好,且长时间的低压循环激发比短时高压激发更有效.干热岩商业化开发中还有一些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如资源靶区定位技术、储层改造技术及监测技术等.双工质地热发电技术是目前唯一经济可行的EGS发电方案,可避免因地热流体品质引起的设备安全隐患,但只有国外厂商具备成套设计和制造能力.中国开展干热岩研究不足30年,2012年启动的“干热岩热能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资源靶区定位、大型水力压裂模拟、压裂液和化学激发剂的研发、热储改造评价体系以及地下热—水—化—力三维模拟系统等方面已取得了实质成果.我周目前尚未完全掌握高温钻井、储层激发和流体循环测试等关键技术,需通过政府支持和统一规划,加强科研经费的稳定投入,加大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推荐文章
利用干热岩替代原油燃烧降低稠油开发成本
干热岩
辅助采油
原油燃烧
蒸汽
稠油热采
水热裂解
干热岩钻井液技术新进展
干热岩
钻井液
抗高温
堵漏
福建省大田地区干热岩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
大田地区
干热岩
地热资源
潜力评价
干热岩在地热发电中的应用
干热岩
可再生资源
地热
发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干热岩开发及发电技术应用概述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关键词 干热岩 增强型地热系统 水力压裂 热储改造 双工质地热发电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替代能源与新能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7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桥 2 1 1.0 1.0
2 张加蓉 1 1 1.0 1.0
3 周宇彬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4)
共引文献  (13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热岩
增强型地热系统
水力压裂
热储改造
双工质地热发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