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发生地附近村庄命名的1906年梅山MW7.1地震是二十世纪初中国台湾发生的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之一。历史文献和前人研究表明,这次地震与梅山断层有关,沿断层有大约12.5km东西走向的右旋地表破裂。然而,相对于地震的大小,地表破裂很短。北南方向的震害特征与地表破裂的走向不一致。这些明显的不一致性引起了对精确震源机制的严重怀疑。我们利用中国台湾台北、台中和台南地震台站获得的1906年梅山地震的原始大森历史记录,进行有效的波形模拟,评估几种不同的地质断层模型。根据这些地质断层模型合成的大森记录清楚地显示了台南台站P波和S波初动的差异,表明震源机制可能不是单纯走滑型。我们利用大森历史记录中观测到的P波和S波初动作为约束,进行网格搜索以获得可能的震源机制。优选的震源机制是北东—南西走向、具有小的右旋分量的倾斜俯冲断层。这种震源机制不仅再现了观测烈度图中显示的一般特征,而且更加符合余震主要位于震中的北部和南部这一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该结果突出了历史记录分析复杂断层构造地震震源机制的重要性。
推荐文章
运用历史地震资料重在考证
地震活动
历史地震
资料
考证
云南地区
2016年熊本Mw7.1地震前GPS形变特征分析
熊本Mw7.1地震
GPS应变率
震前变形
GPS速度剖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历史地震记录分析1906年MW7.1中国台湾梅山地震
来源期刊 世界地震译丛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历史地震 记录分析 梅山 台湾 中国 震源机制 断层模型 地表破裂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7-480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31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历史地震
记录分析
梅山
台湾
中国
震源机制
断层模型
地表破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双月刊
2096-8957
10-1702/P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出版文献量(篇)
18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