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人民”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人民观念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人民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习近平的人民观念是在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社会的基础上构建的,包涵了更广的国际视野、更高的国际格局,既包括了全民,又注意了个体。不同的人民观念对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影响。20世纪早期提倡革命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文学重视描写工人与市民;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重视乡村与农民,强调人物的阶级属性;新时期文学风格、流派的繁荣;新时代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思想与人物的新变,都与“人民”内涵的发展和变化有关。
推荐文章
网络文化的兴起及其对文学的冲击
网络时代
网络文化
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批评对文论逻辑原点的调适
网络文学批评
文论逻辑原点
理性调适
浅谈传播媒介的演变对文学的影响
传播
媒介
演变
影响
文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民”内涵的变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文学批评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人民 文学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28
页数 13页 分类号 I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炎秋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 155 339 10.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人民
文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学批评
季刊
2095-9990
10-1314/I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
82-346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