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安徽及周边地区的地壳精细结构及其动力学变形机制,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50个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 采用"水准量"反褶积法提取P波接收函数, 采用H-κ叠加技术和莫霍面Ps横波分裂技术, 获得了各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纵横波速比和地壳各向异性信息.H-κ叠加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地壳厚度和纵横波速比在空间分布上均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华北地块地壳厚度较薄, 平均厚度约29 km, 且相对平坦, 波速比较高, 表明地壳中镁铁成分居多.大别造山带地壳较厚, 平均为33.1 km, 但波速比变化较大.造山带主体波速比约为1.75甚至更低, 是长英质-中性岩石特征, 与造山带中下地壳拆沉有关, 而造山带北部的六安断裂带出现的高波速比与局部岩浆活动产生的基性火山岩有关.扬子地块地壳厚度介于前两者之间, 平均为31.5 km, 波速比局部特征明显.黄山区域波速比为1.79, 反映了该区域中酸性花岗岩特征.地壳各向异性结果显示:整个研究区域的分裂时间为0.2~0.6 s.华北地块横波快波方向总体为NW-SE向, 与SKS分裂方向和GPS方向一致, 表明壳幔变形方向一致, 再结合华北块体地壳厚度较薄和高波速比, 推测华北地块在拉张应力下, 上地幔物质上涌, 侵蚀下地壳, 导致地壳变薄和火山岩成分增多.大别造山带区域的快波方向表现为NW-SE向, 这与SE向的中下地壳塑性流动或多期的拆离折返构造事件吻合.郯庐断裂带附近的快波方向为NE-SW甚至N-S向, 反映了该断裂带在其东西两侧挤压作用下, 近南北向拉张运动.
推荐文章
基于远震P波接收函数研究江苏地区地壳厚度和泊松比
接收函数
H-K叠加
地壳厚度
泊松比
远震接收函数的各向异性研究
接收函数
地壳各向异性
Ps震相
方法
用远震接收函数反演上海及其邻区地壳速度结构
接收函数
反演
S波速度
泊松比
怀来、延庆及其周边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
地壳介质
各向异性
地震射线
走时
反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安徽及周边地区地壳结构和各向异性
来源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接收函数 H-κ叠加 Ps横波分裂 构造演化 动力学变形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固体地球物理及空间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2-453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315|P5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俊 67 259 9.0 12.0
2 孙娅 4 12 2.0 3.0
3 刘云昌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42)
共引文献  (559)
参考文献  (5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4(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5(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6(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1997(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8(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0(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2(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03(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3)
2004(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2)
2005(6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8)
2006(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3)
2007(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8(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9(5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1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1(4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2(2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4(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接收函数
H-κ叠加
Ps横波分裂
构造演化
动力学变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物理学进展
双月刊
1004-2903
11-2982/P
大16开
北京市9825信箱(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办公楼113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8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85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