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学术的主体性日益凸显,有关原创的言说不断增殖,进入21世纪以后,上述筹划开始落实为具体的理论建构。根据现有理论中的诸多话语资源,本文试图将身体学引入诗学研究,建构一个原创性的身体诗学图式:(1)“身体—动作—对象”是原初之诗的基本结构;(2)身体性想象是诗性生成的动因;(3)激发身体性体验是诗性制作的原初目的。通过对此图式的阐释,以下命题将获得证明:(1)做诗的主体是敏感的、主动的、劳作的身体;(2)诗性诞生于身体的行动并由身体的行动(真实的和想象的)维系;(3)诗学终将落实为植根于身体的诗学。由此产生的是回到身体—生活世界的身体诗学,它超越了西方流行的以身体为客体的诗学研究范式,演绎了诗学重构自身的路径。
推荐文章
性别正义:一种基于身体政治学的考察
性别正义
二元化思维
身体女性主义
多元交织
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的批判性
身体美学
身体意识
身体化
批判性
残疾与教育:一种基于身体哲学的特殊教育探微
特殊教育
身体哲学
残疾
伦理关怀
身体转向
张量点积概念的一个诠注
张量
点积
教学
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身体诗学:一个基于身体概念的理论图式
来源期刊 中国文学批评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身体 诗学 图式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5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华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156 396 9.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身体
诗学
图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学批评
季刊
2095-9990
10-1314/I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
82-346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