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桂西北右江地区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孤立台地,台地边缘发育大量沉积岩脉、角砾岩体、台地边缘同沉积正断层、及局部地层缺失造成的特殊界面,各要素之间的成因关系一直有争论.毗连不整合是指因同沉积断层作用使平坦地形变成强烈起伏的陡坡地形,粗碎屑物质快速沉积于地形凹处,新沉积的地层与早先坡下的较老基岩横向相接,因此造成新老地层之间的不整合,多形成于构造不稳定地区.国外地质学家最初将其识别为普通的角度不整合、陆架边缘不整合或者台地边缘不整合等等,国内地质学家也注意到了这类特殊界面,但在一些野外露头上观察其为断层面,而在另一些露头上观察其为侵蚀间断(不整合)面,由此产生争论:这类特殊界面是断层还是不整合?并产生很多名称:同构造沉积不整合、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围限断裂带、角度不整合接触带、陡崖式假不整合、事件沉积不整合、超覆不整合、构造窗和飞来峰等等,迄今为止没有统一.笔者等在研究广西晚古生代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沉积岩脉和角砾岩体的过程中,发现特殊界面与沉积岩脉和角砾岩体关系密切,并发现如果将这些特殊界面归类于传统不整合面,均有与地质事实相矛盾的地方,因而认为其应重新归类.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等在凤山剖面的同一露头上观察到关键地质现象:特殊界面下部具断层特征,上部具溶蚀间断特征,因此认为其是遭受溶蚀的同沉积断层面.其成因是:同沉积构造十分活跃,使同沉积断层面上部来不及被新沉积物掩埋而遭受水下溶蚀,从而形成巨大地形起伏,造成新老地层横向相接,与Davis毗连不整合概念吻合,据此将这类特殊界面统一命名为毗连不整合.随即发现桂西北晚古生代地层内部广泛发育毗连不整合,并且发现晚古生代地层与下伏寒武系、及上覆三叠系之间也是毗连不整合接触,这是桂西北晚古生代地层及相关寒武系和三叠系的基本特色,由于毗连不整合代表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强烈,表明桂西北地质构造从古生代到中生代一直处于活动状态,地层—构造活动记录与古特提斯域特征相似,属古特提斯洋的东沿部分.从而结束特殊界面是断层还是不整合的争论,为桂西北地层与构造的深入研究及其大地构造归属提供了新证据.
推荐文章
桂西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
桂西
晚古生代
深水相
地层序列
古特提斯
桂西北晚古生代地层中的沉积灰岩墙研究进展
沉积灰岩墙
地震灾变事件
桂西北右江盆地
晚古生代
三叠纪
右江盆地
广西
西天山特克斯达坂晚古生代若干不整合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不整合
构造运动
褶皱幕
晚古生代
西天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桂西北晚古生代地层中的毗连不整合研究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关键词 沉积岩脉 角砾灰岩体 同沉积断层 毗连不整合 晚古生代 桂西北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4-809
页数 16页 分类号
字数 97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9.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刚 27 244 8.0 15.0
2 彭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1 534 13.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7)
共引文献  (1177)
参考文献  (7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3(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4(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6)
1995(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4)
1996(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7(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4)
1998(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1999(5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00(62)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01(3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2(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3(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4(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积岩脉
角砾灰岩体
同沉积断层
毗连不整合
晚古生代
桂西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