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电产业经历了巨大变化.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机组的容量和发电量获得巨大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例不断上升.预计到2030年我国燃煤机组装机占总容量的比例仍将可观,期间大量300 MW亚临界燃煤机组将退役,现有机组将进行改造,使得燃煤机组的新增和改造市场空间仍然巨大.新一代燃煤发电技术将在效率、绿色、灵活性上接近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发电经济性上将继续保持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较大优势.为此,一些接近成熟的新技术可用于工程实施.比如:初参数达到650C~700C的先进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以;具有占地面积小、系统简单、低水耗和高效率的超临界C02发电技术;在综合效率和CO2排放方面媲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的煤-生物质-天然气多燃料耦合发电技术;为适应大规模火电和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特点的高效灵活性煤电技术等.通过对这些技术的主要方案、效率指标、碳排放强度、灵活性指标、投资及运行经济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为我国至2030年的清洁高效燃煤发电的发展提供借鉴.
推荐文章
上海煤炭流向与先进燃煤发电路线图分析
煤炭
流向
燃煤发电
上海
先进燃煤发电技术的综合比较
燃煤发电
现状和趋势
经济指标
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技术路线
脱硝
除尘
脱硫
超净排放
燃煤发电系统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基础研究综述
能源
燃煤发电
高效清洁利用
超(超)临界锅炉
关键单元
系统耦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30年高效、绿色、灵活、经济的燃煤发电技术路线
来源期刊 电力科技与环保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先进超超临界发电 超临界CO2发电 多燃料耦合发电 煤电高效灵活性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清洁发电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M611
字数 54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勇健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进超超临界发电
超临界CO2发电
多燃料耦合发电
煤电高效灵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力科技与环保
双月刊
1674-8069
32-1808/X
大16开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路10号
28-26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9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3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