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VGCF为模板,用共沉淀方法辅助合成了棒状结构的LiNi1/3 Co1/3 Mn1/3 O2.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仪(EDX)、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为棒状且表面多孔,并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 C(1 C=170 mA/g)的电流密度下,其容量为160 mAh/g以上,在1 C下经过250个循环后容量仍然有115.2 mAh/g,对于制备其他棒状结构的锂离子正极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研究现状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3Co1/3Mn1/3O2
制备方法
掺杂
表面包覆
综述
不同铝源对LiNi1/3Co1/3Mn1/3O2材料的包覆改性研究
LiNi1/3Co1/3Mn1/3O2材料
包覆
Al2O3
循环稳定性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3Co1/3Mn1/3O2
合成方法
掺杂改性
MgF2包覆对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3Co1/3Mn1/3O2
MgF2
包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棒状结构的LiNi1/3Co1/3Mn1/3O2的合成及研究
来源期刊 广州化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LiNi1/3Co1/3Mn1/3O2 棒状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9,42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6.541
字数 34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677.2019.05.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俊杰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8 7 2.0 2.0
2 吴雄伟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17 20 2.0 3.0
3 冯永来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iNi1/3Co1/3Mn1/3O2
棒状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化工
半月刊
1001-9677
44-1228/TQ
大16开
广州市石井石潭路潭村桥东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55
总下载数(次)
68
总被引数(次)
56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