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榆中县2006~2009年净辐射、潜热通量、平均风速、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资料研究气象因子对实际蒸散量、可能蒸散量和湿润环境蒸散量的影响并利用相对实际蒸散量与相对可能蒸散量建立起实际蒸散量的估算模型。研究发现,在日变化过程中,实际蒸散量、可能蒸散量以及湿润环境蒸散量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日变化特征。对实际蒸散量有重要影响的气象因子是近地层温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湿润环境蒸散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面净辐射这一气象因子,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建立起实际蒸散量的估算模型(A = 0.834, B = ?0.664),并通过检验证明该模型具有实际可用性。
推荐文章
浅谈半干旱地区侧柏造林技术
干旱地区
树种
侧柏造林技术
半干旱地区DJS造林技术
DJS造林法
节水保墒
植苗袋
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节水景观营造策略
节水景观
干旱半干旱区
营造策略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供水评价方法探讨
干旱半干旱地区
供水评价
模糊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半干旱地区蒸发互补关系
来源期刊 地理科学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可能蒸散量 湿润环境蒸散量 实际蒸散量估算模型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369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子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能蒸散量
湿润环境蒸散量
实际蒸散量估算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理科学研究
季刊
2168-5762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2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