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天然高分子纤维素作为载体填充纳米氧化镁,采用滴落固化技术制得纳米氧化镁纤维素基复合吸附剂,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的pH值等因素对阿莫西林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解吸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初始浓度为60 mg/L的阿莫西林溶液,在pH=3的条件下,采用6 g的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最佳,Langmuir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6.26 mg/g,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型等温吸附方程.重复使用8次仍具有较好的再吸附能力,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有序介孔碳和活性炭对阿莫西林的吸附研究
有序介孔碳
商用活性炭
阿莫西林
吸附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研究
纳米氧化镁
碳酸铵
氯化镁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降解性能
纳米氧化镁
正交试验
对氧磷
花瓣状纳米氢氧化镁及氧化镁的微波辅助合成
氢氧化镁
氧化镁
微波辅助
均相沉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氧化镁/纤维素复合微球吸附水中阿莫西林
来源期刊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镁 纤维素 阿莫西林 吸附 解吸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36.1
字数 35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61/j.cnki.xws.2019.02.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晓刚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7 33 3.0 5.0
2 麻灿 5 1 1.0 1.0
6 戴学海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1 0 0.0 0.0
7 吴锶美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1 0 0.0 0.0
8 杨金辉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氧化镁
纤维素
阿莫西林
吸附
解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季刊
1004-8405
44-1336/TQ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广州市1122信箱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8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