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伤寒论》中的“微烦”往往不是初起即得,多是经治疗以后在病程中或者病愈以后出现,所以多属虚实夹杂证或寒热错杂证.邪热内郁胸中,热势尚轻,故微烦,本证之“微烦”属太阳病误下,中焦虚寒,邪热内郁胸中,栀子干姜汤主之;少阳之邪,兼入阳明,燥热内郁,故郁郁微烦,本证之“微烦”治用大柴胡汤;表热内陷,郁扰胸膈,故烦,热未炽盛,故微,本证属邪实正伤之微烦,治用调胃承气汤;汗后阴损,胃肠结滞,郁热上扰,故烦,里结未盛,未成坚实,邪热不盛,故微,证属太阳病误汗伤津,以小承气汤试探性治疗;发汗伤津,病邪虽去,邪因入阳明,津液内竭,里气不和,故“微烦不了了”,治疗不可攻下,静以候之,亦可酌进滋液调肠方药;“微烦”为药已中病,正邪交争,邪外出之征兆,提示再服以助正气抗邪、得汗而解;脾胃气机阻滞,水谷郁蒸而见微烦,治从温健中阳,泄浊升清;大病初愈,脾胃虚弱,食积生热,表现为日暮微烦,本证减少进食,自可痊愈.
推荐文章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探要
伤寒论
脾胃病
痞满
便秘
呕吐
下利
腹痛
《伤寒论》治则治法研究
《伤寒论》
治则
治法
祛邪八法
《伤寒论》脾约证浅论
脾约
临床应用
经验总结
《伤寒论》烦证浅析
《伤寒论》
烦证
太阳烦证
阳明烦证
少阳烦证
太阴烦证
少阴烦证
厥阴烦证
张仲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论》“微烦”证治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烦 《伤寒论》 栀子干姜汤 大柴胡汤 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 张仲景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4-8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9.06.02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霖霖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烦
《伤寒论》
栀子干姜汤
大柴胡汤
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
张仲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