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霸王岭睑虎Goniurosaurus bawanglingensis是海南岛特有种,自2002年被命名以来,因种群数量小、分布区窄、栖息地破碎化等因素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等级,种群资源现状尚不清楚.2018年7-8月,根据霸王岭睑虎种群分布,在模式产地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了2个样区,首次采用植入电子标签的标记重捕法对种群密度、性比、窝卵数、成幼比等开展调查,并比较了雌雄个体的形态特征.结果 显示:样区A种群密度为846只/hm2,性比1.6∶1,成幼比7∶1;样区B种群密度为591只/hm2,性比1.2∶1,成幼比10∶1.窝卵数为1~3枚,87%的窝卵数为2枚.身体量度特征(除吻长外)在两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进一步补充了霸王岭睑虎的基础生态学资料,可为资源状况评估和保护提供依据.此外,本研究证实了植入电子标签是对睑虎属Goniurosaurus物种野外标记研究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对动物进行长期标记.
推荐文章
样线法和标志重捕法在鳄蜥种群数量调查中的应用比较
鳄蜥
样线法
标志重捕法
种群数量
标记重捕法在中华白海豚种群动态研究的应用及建议
中华白海豚
种群动态
个体辨识
标记重捕法
应用标记重捕技术对长丘山区钉螺生态的研究
钉螺
标记重捕技术
Bailey's triple catch method
武陵山脉东段华南虎重引入的种群生存力分析
华南虎
重引入
种群生存力分析
最小存活种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标记重捕法对模式产地霸王岭睑虎种群资源调查
来源期刊 四川动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霸王岭睑虎 种群现状 标记重捕法 模式产地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资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0-4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59.6|Q958.1
字数 31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84/j.issn.1000-7083.20190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继超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4 317 9.0 16.0
2 王同亮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 35 3.0 5.0
3 翟晓飞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10 2.0 3.0
4 陈一帆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5 陶星宇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28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霸王岭睑虎
种群现状
标记重捕法
模式产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动物
双月刊
1000-7083
51-1193/Q
大16开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9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