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全三维地震构造解释为基础,结合构造物理模拟、构造样式解析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等研究,探讨渤海海域新生代走滑断裂的构造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海域新生代郯庐走滑断裂在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沉积末期完成了从左旋走滑到右旋走滑的转变,总体经历3期明显走滑活动.渤海海域走滑断裂具有多期次、多性质应力叠合的特征,根据不同强度、不同性质、不同配比条件下的叠合方式,可划分为伸展-走滑叠合、伸展-挤压叠合、挤压-走滑叠合3大成因类型和15种典型构造样式.受新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和速率多次变化的影响,渤海海域地壳薄化伸展和走滑拉分作用并存,但在不同时期和地区,两者叠合配比差异明显,导致断裂体系的差异叠合性和凹陷结构的分区性.依据断裂叠合特征,渤海海域可以划分为辽西S型弱走滑区、辽东辫状强走滑区、渤西共轭中等走滑区、渤东帚状中等走滑区和渤南平行强走滑区5大叠合构造区,不同叠合构造区油气差异富集特征不同.
推荐文章
渤海海域前古近系深层潜山类型及其成因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深层潜山
构造解析
构造层
断裂分布
成因分类
油气勘探
渤海海域西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与潜山形成机制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西南部
中生代
潜山
燕山期
印支期
断裂
形成期次
构造演化
潜山类型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构造解析
郯庐断裂带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
构造解析
渤海海城
走滑
渤海海域辽东带中南部郯庐断裂走滑活动的沉积响应
走滑断裂
郯庐断裂
沉积响应
渤海海域
辽东湾
辽东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渤海海域走滑断裂叠合特征与成因机制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走滑断裂 叠合特征 成因机制 郯庐断裂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构造物理模拟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267
页数 14页 分类号 TE121.1
字数 121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98/PED.2019.02.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长贵 42 418 12.0 18.0
2 王德英 25 171 7.0 13.0
3 柳屿博 8 54 5.0 7.0
4 任健 6 23 2.0 4.0
5 肖述光 5 12 2.0 3.0
6 周鑫 3 17 2.0 3.0
7 胡志伟 5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5)
共引文献  (883)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6)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2(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走滑断裂
叠合特征
成因机制
郯庐断裂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构造物理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