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服务是什么"、"服务提供的资本主义形态"、"围绕服务提供的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三个方面出发,探讨马克思的服务论和服务劳动论是否适用于当代服务业分析.首先,马克思把服务看作使用价值的有用作用,看作消费过程而非直接生产过程的范畴,因此把"服务"视作商品、"精神劳动"产品的观点与庸俗经济学并无二致.学界应区分"服务"和"提供服务的劳动"的概念.其次,从资本主义制度下消费者"购买服务"时的经济关系来看,资本主义下提供服务的形式是将消费资料和服务工人劳动力的短期使用权以实物形式租赁给消费者.在提供服务前,消费者就已经支付包含服务资本利润在内的租赁费用.在这个过程中,处于资本-雇佣劳动关系下的消费者将受到"二次剥削".最后,本文将服务提供部门视作非生产部门,将其附加在再生产公式中,通过模拟社会再生产以及货币的预付和回流过程,揭示购买"服务"行为背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规律.
推荐文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究
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按劳分配
内涵
实现条件
历史进步意义
局限性
试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科学内涵
必然性
实现路径
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几个倾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克思的服务理论适用于当代服务业分析吗?——消费过程中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与神秘化
来源期刊 西部论坛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服务 使用价值 实物租赁 服务商品 国民收入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经济与中国经济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52
页数 14页 分类号 F0-0|F014
字数 186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131.2019.04.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服务
使用价值
实物租赁
服务商品
国民收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论坛
双月刊
1674-8131
50-1200/C
大16开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78-11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