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人工静态模拟试验,研究基质级配方式对自主设计的生态介质箱对黑臭水体的净化效果及其对水生植物的N、P积累能力和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组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渐升高,其中正级配组和反级配组对TP、TN和NH4+-N的去除效果均优于单一的植物组和基质组;正级配组对水体中TP的去除效果优于反级配组,其去除率达到66.9%,且正级配组中的植物对TP的积累量大于反级配组与植物组;而反级配组更有益于对TN和NH4+-N的去除,其去除率分别达到69.1%与87.4%,且反级配组中的植物对TN的积累量大于正级配组与植物组;生态介质箱中的植物因素对脱氮除磷的贡献率较低,N、P的去除主要通过非植物因素(基质和微生物);除空白组外,各组对CODMn的去除无显著差异,说明基质与植物对CODMn的直接去除作用不明显,更多地依靠于基质与植物载体上附着的微生物的作用;含有环境吸附材料基质的试验组(正级配组、反级配组和基质组)能使水体pH上升,可有效调节酸性水体;水生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ILour.)Hara)直接植入底泥(植物组)的方式更适于植物生长.因此,可通过替换级配方式来满足不同N、P污染程度水体的修复效果.
推荐文章
黑臭水体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黑臭水体
原位修复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生物生态方法
过氧化钙在城镇黑臭水体修复中的作用
黑臭水体
过氧化钙
需氧
原位修复
潜水式生态介质箱对黑臭水体的修复效果
黑臭水体
潜水式生态介质箱
生态浮床
净化效果
植物生长
曝气联合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黑臭水体
曝气
生物修复技术
树脂复合催化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质级配方式对生态介质箱修复黑臭水体的效果比较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生态介质箱 级配方式 净化效果 原位修复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6-362
页数 7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60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9.02.05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滕丽华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44 188 8.0 12.0
2 王趁义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30 54 5.0 6.0
6 郭炜超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7 14 3.0 3.0
7 李琳琳 3 3 1.0 1.0
8 杨娜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6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3)
共引文献  (222)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6(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7(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1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2(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13(4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4(2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7(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体富营养化
生态介质箱
级配方式
净化效果
原位修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