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术后有效晶状体位置的变化.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21例共27眼,记录术后1 d、1周、1个月视力、屈光度、有效晶状体位置.结果: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有效晶状体位置分别为(4.17±0.39),(4.09±0.38),(4.31±0.44)mm,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晶状体位置的实际轴向运动为(0.19±0.13)mm,与晶状体厚度呈正相关(r=0.648,P<0.001),与术前眼轴无相关关系(r=0.227,P=0.25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1 d至1周人工晶状体轻度前移而造成近视偏移,而术后1个月时则呈远视偏移,且术后有效晶状体位置位移与术前晶状体厚度相关.
推荐文章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移对屈光度的影响
高度近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
屈光度
有效晶状体位置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观察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近视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术
超高度近视
白内障
临床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有效晶状体位置的初步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眼科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有效晶状体位置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40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085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978/j.issn.1000-4432.2019.06.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度近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有效晶状体位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学报
季刊
1000-4432
44-1119/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南路54号
46-30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