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骨枯”范畴,是一种以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的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导致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极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变.本文从脏腑辨证理论出发,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肾虚,脾虚是主要环节,肝“体阴用阳”的功能失调是关键因素,此外肺脏和胆腑功能失调与本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联系,大多表现为脾肾亏虚、肝肾阴虚、肝郁肾虚、肺脏不调、胆腑不调.因此,治疗应从补肾健脾、补肝益肾、疏肝益肾、调理肺脏、调理胆腑入手,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推荐文章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
研究进展
中医药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治疗阈值的相关问题
骨质疏松
诊断标准
治疗阈值
骨密度
骨折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进展
骨质疏松
老年人
治疗
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
阿法骨化醇
阿仑膦酸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临床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脏腑辨证理论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脏腑辨证 中医治疗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2-30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0)
共引文献  (104)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质疏松症
脏腑辨证
中医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月刊
1006-3250
11-355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0-33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2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0733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