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甲状旁腺激素(PTH)与二者单独使用对骨质疏松性大鼠骨密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雌性大鼠分为A、B、C、D、E组,每组10只,B、C、D、E组切除双侧卵巢,A组大鼠仅切除卵巢周围同等大小的脂肪组织.术后12周各组抽取3只大鼠,检测大鼠的雌激素水平及骨密度相关指标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骨体积分数(BV/TV).脱颈法处死SD健康雄性大鼠取骨髓进行BMSCs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技术单标法检测BMSCs是否培养成功.术后12周,各组剩余7只大鼠.其中A和B组不做后期干预处理;C组按60μg/kg剂量背部皮下注射Rat PTH 1-34,隔日1次,连续12周;D组显露双侧股骨颈,注入浓度为5×108/ml的BMSCs;E组在D组的基础上在皮下注射PTH,注射浓度、频率与C组一致.所有大鼠均在干预12周后处死,Micro-CT测量5组大鼠股骨颈Tb.N、Tb.Th、Tb.Sp和BV/TV,观察成骨情况.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再进行LSD两两比较.结果 术后12周,与A组比较,B、C、D及E组大鼠雌激素水平、Tb.N、Tb.Th及BV/TV显著下降,Tb.S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D及E组各组间上述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可证明B、C、D及E组大鼠为骨质疏松模型.流式细胞技术单标法显示,P3代BMSCs表达CD29(99.86%)和CD90(99.73%),几乎不表达CD34(6.48%)和CD45(0.94%),证明BMSCs培养成功.干预12周后,Micro-CT数据显示,单独使用PTH或BMSCs及联合使用均可改善骨微观结构,但均未达到A组水平.与B组比较,C、D、E组的Tb.N、Tb.Th及BV/TV显著增加,Tb.Sp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或D组比较,E组Tb.N、Tb.Th及BV/TV显著增加,Tb.Sp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联合PTH治疗局部骨质疏松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治疗的效果.
推荐文章
恒磁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恒磁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干细胞
移植
骨质疏松
骨髓间质干细胞
骨密度
动物模型
细胞移植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形态观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甲状旁腺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颈骨密度相关指标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甲状旁腺激素 骨质疏松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81
字数 37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19.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霍建忠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骨科 7 50 3.0 7.0
2 郭耀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骨科 2 5 2.0 2.0
3 张泽华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骨科 2 5 2.0 2.0
4 季兴华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骨科 5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甲状旁腺激素
骨质疏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月刊
1671-5403
11-4786/R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28号
82-408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6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