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备盐酸氟桂利嗪药物微粒,研究了该方法使盐酸氟桂利嗪微粒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膨胀室温度、喷嘴温度、喷嘴直径以及夹带剂用量对药物微粒的粒径大小以及形态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法对该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成功制备了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球型或类球型盐酸氟桂利嗪微粒,平均直径为1. 285~6. 893 μm,经正交实验优化得到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35 ℃,萃取压力25 MPa,喷嘴温度140 ℃,夹带剂用量0. 3 mL/min,此时得到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 386 μm.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对药物微粒进行了分析表征,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前后盐酸氟桂利嗪药物微粒物理化学性质、晶体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推荐文章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制备灰黄霉素超细微粒
灰黄霉素
超临界溶液
夹带剂
微细化
模拟
用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备超细粉体
超细粉体
超临界流体
研究现状
盐酸氟桂利嗪分散片和胶囊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盐酸氟桂利嗪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分散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备盐酸氟桂利嗪微粒的研究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盐酸氟桂利嗪 微粒化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过程 正交实验 表征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化工与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1,67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44.9
字数 38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05/j.issn.1671-6833.2018.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国勤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49 211 8.0 11.0
2 陈鹏丽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3 4 2.0 2.0
3 孙芳星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 0 0.0 0.0
4 刘景辉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盐酸氟桂利嗪
微粒化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过程
正交实验
表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双月刊
1671-6833
41-1339/T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36-23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8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