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为我国重要的入侵害虫,我们于2017年7月首次发现其已扩散至西藏.本研究旨在了解西藏地区南美斑潜蝇的发生现状及其寄生蜂种类.[方法]2017和2018年6月上旬-9月中旬对西藏拉萨、林芝、山南和日喀则4个地区的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危害及其寄生蜂组成进行了调查采样.[结果]调查的西藏这4个地区均发现南美斑潜蝇分布和危害;温室发生时间为6月上旬-9月中旬,而露地的发生高峰在7月下旬-8月上旬.其寄主植物有9科21种,主要有豆科(Fabaceae)、茄科(Solanaceae)和伞形科(Umbelliferae)等,主要嗜好经济作物有豇豆Vigna unguiculata,扁豆Lablab purpureus,莴笋Lactuca sativa var.angustana和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其寄生蜂包括姬小蜂科(Eulophidae)、茧蜂科(Braconidae)和瘿蜂科(Cynipidae)共计3科9属16种,分别为双斑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bimaculatus,豌豆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小斑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minoeus,万氏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wani,Diglyphus sp.,纵纹瑟姬小蜂Cirrospilus vittatus,Hemiptarsenus sp.,芙新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底比斯姬小蜂Chrysocharis pentheus,普金姬小蜂Chrysocharis pubicornis,Chrysocharis sp.,潜蝇柄腹姬小蜂Pediobius metallicus,Pnigalio sp.,西伯利亚离颚茧蜂Dacnusa sibirica,Dacnusa sp.和Gronotoma sp.;其中优势种为西伯利亚离颚茧蜂、双斑潜蝇姬小蜂和豌豆潜蝇姬小蜂,其个体数量占比分别为总采集个体数的48.7%,22.1%和12.9%.[结论]西藏南美斑潜蝇的寄生蜂种类丰富,发挥着重要的自然控制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优势寄生蜂生物学、控害潜力评价以及利用研究,为南美斑潜蝇的绿色防控提供指导.
推荐文章
海南省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种类及其控制作用评价
美洲斑潜蝇
寄生蜂
生命表
种群控制
评价
寄生蜂对美洲斑潜蝇的控害作用研究进展
寄生蜂
美洲斑潜蝇
寄生率
控害作用
新疆蔬菜斑潜蝇发现两种寄生蜂
蔬菜斑潜蝇
西伯利亚离颚茧蜂
圆形赘须金小蜂
新疆
寄生蜂对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
美洲斑潜蝇
寄生蜂
生命表
控制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入侵害虫南美斑潜蝇在西藏首次发现及其寄生蜂调查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寄主植物 寄生蜂 生物防治 入侵害虫 西藏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与害虫治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2-1080
页数 9页 分类号 Q96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80/j.kcxb.2019.09.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9)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美斑潜蝇
寄主植物
寄生蜂
生物防治
入侵害虫
西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