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塔河油田稠油埋藏深(5 500~6 700 m)、黏度高(102~103 Pa·s)、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开采难度大.针对常规稠油掺稀工艺存在稀油供应压力大、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提出了稠油注天然气气举降掺稀的方法.通过油气混溶室内实验和现场先导试验相结合开展了稠油注天然气气举降掺稀工艺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井筒举升难度大的稠油,利用天然气的混溶降黏和气举双重功效,能够有效地提升稠油井筒流动性,降低掺稀量,提高稠油开发效率.开展先导试验的XD1井在试验期间稀稠质量比由试验前1.27下降至0.63,平均节约稀油50.4%,累计节约稀油421.7 t,累计增油205.4 t,取得了较好降黏增油效果.
推荐文章
塔河油田超深稠油掺稀井机采举升优化技术*
超深稠油
掺稀
机采举升
载荷
系统效率
优化技术
塔河油田超深层稠油井筒掺稀降黏技术
稠油
井筒
降黏
塔河油田
稠油掺稀管道输送工艺特性
掺稀稠油
加热输送
黏度
工艺特性
安全
输送能力
塔河超稠油掺苯乙烯焦油降黏实验及黏度预测模型
超稠油
掺稀降黏
苯乙烯焦油
流变性
黏度预测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深稠油注天然气气举降掺稀先导试验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深 稠油 天然气气举 降掺稀 先导试验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三次采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45
字数 32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97/J.ISSN.1000-3754.2018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磊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32 158 8.0 12.0
2 曹畅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8 12 2.0 3.0
3 杨祖国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7 15 3.0 3.0
4 罗君兰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7 2.0 2.0
5 程仲富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深
稠油
天然气气举
降掺稀
先导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