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摘要:
目的探索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被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NEC患儿124例为观察组(NEC组),再选择100例健康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不同NEC分期IL-6、TNF-α以及IL-4的差异,并采用16srDNA PCR产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NEC患儿肠道内菌群丰富度与细胞因子浓度的相关性.结果(1)NEC组IL-6、TNF-α和IL-4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15、9.55、6.02,均P<0.01);(2)NEC组各期IL-6、TNF-α、IL-4浓度逐渐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9、10.78、8.22,均P<0.01),其中Ⅱ期高于Ⅰ期(t值分别为5.96、7.81、6.00,均P<0.05),Ⅲ期高于Ⅱ期(t值分别为6.95、5.10、5.01,均P<0.05);(3)TNF-a和IL-6浓度与Shannon指数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56、-0.35,均P<0.05),与Simpson指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0.81,均P<0.05).结论抗炎或促炎细胞因子浓度与NEC的临床分期及肠道菌群丰富度密切相关,可作为NEC病情诊断的辅助指标.
推荐文章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综合护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综合护理
诊断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研究进展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护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
婴儿,新生
围生医学
危险因素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因素分析
护理干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细胞因子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 临床分期 肠道菌群 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9.01.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10)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
临床分期
肠道菌群
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月刊
1673-5293
61-1448/R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7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3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