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改善铝氢化钠(NaAlH4)的储氢性能,以过渡元素和稀土元素X单质(X=Sc,Ce,Pr,Sm)、NaH和Al为反应物,基于预球磨和加氢球磨两步制备方法,原位合成被掺杂的NaAlH4.XRD分析结果显示NaAlH4合成效果很好,放氢也很彻底.吸放氢性能测试显示,添加Sc情况下首次放氢量最高(达5.2 wt%,达到理论容量的99%),并且有最好的吸氢动力学.添加稀土单质时的容量保持率都明显高于添加Sc的情况,其中添加Sm情况最好;添加Ce情况下起始放氢温度(90℃)最低,吸氢动力学是3种稀土元素中最好的,但其最大放氢量最低.这4种单质没有一种能在所有性能都位居最优.基于本文所采用低剂量单质掺杂剂原位合成的NaAlH4表现出良好的储氢性能,主要是因为球磨过程中单质添加剂能与基体产生反应,原位产物能与基体形成紧密耦合,甚至从体内激活基体,从而获得良好的催化效果.
推荐文章
球磨时间对TiZr氢化物掺杂NaAlH4储放氢性能的影响
NaAlH4
储氢材料
钛锆氢化物
球磨
掺杂与NaAlH4储氢
掺杂
NaAlH4
动力学
NaAlH4储氢材料的研究
金属配位氢化物
NaAlH4
储氢
镁含量对MmNi5-x(CoAlMn)x/Mg复合储氢合金吸氢性能的影响
吸氢性能
复合储氢材料
MmNi5-x(CoAlMn)x/Mg
机械合金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X(X=Sc,Ce,Pr,Sm)单质原位球磨合成的NaAlH4储氢性能
来源期刊 广西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铝氢化钠 储氢材料 配位氢化物 原位合成 催化效果 稀土元素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39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139
字数 47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164.2019.04.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铝氢化钠
储氢材料
配位氢化物
原位合成
催化效果
稀土元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科学
双月刊
1005-9164
45-1206/G3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大岭路98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2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