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森林燃烧性是森林被引燃的难易程度和着火后的火行为特征,分析可燃物火行为及燃烧性为妙峰山林场地表可燃物管理、火险区划及森林防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林场内12种主要森林类型调查数据和二类清查资料,选择地表潜在火行为、火环境、可燃物理化性质及床层结构4大类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计算104个小班地表可燃物燃烧性并对地表可燃物燃烧性指数CI进行了排序.[结果](1)无风条件下104个小班中,各优势树种小班地表潜在火行为有以下规律:针叶林普遍较大且地表火强度达到2000 kW/m以上、蔓延速度3 m/min以上、火焰高度1.5 m以上,灌木林次之地表火强度700~2000 kW/m、蔓延速度1.5~3 m/min、火焰高度1~1.5 m,阔叶林较小地表火强度700 kW/m以下、蔓延速度1.5 m/min以下、火焰高度1 m以下.(2)主成分分析表明,地表可燃物燃烧性与火行为指数正相关,与海拔因素负相关,与含水率负相关,与有效负荷量和床层高度正相关.(3)聚类分析表明,小班地表可燃物燃烧性指数CI分为5个等级:高燃烧性(Ⅰ)、较高燃烧性(Ⅱ)、可燃烧性(Ⅲ)、较低燃烧性(Ⅳ)、低燃烧性(Ⅴ).各燃烧性等级的小班优势树种分别为:油松、落叶松、侧柏等针叶林,位于林场东南、西北部;油松、落叶松、侧柏与栓皮栎、五角枫等针阔混交林,主要位于林场西北部;栓皮栎、黄波罗、五角枫等阔叶纯林,集中于林场东南、西北部;山桃、荆条等灌木林及少数栓皮栎林、黄波罗等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林场东北部;荆条、山杏、鼠李、绣线菊等灌木,主要位于林场西南和中部.[结论]以油松、落叶松等针叶林为主的小班地表潜在火行为普遍较大,极易形成高强度地表火,易发生树冠火;燃烧性受到火环境、火行为和可燃物的影响,特别是可燃物有效负荷量、床层高度、海拔和含水率因子;高燃烧性和较高燃烧性小班多数位于林场北部、西北部,要注重对不同燃烧等级小班分类管理、科学巡护.
推荐文章
妙峰山油松林分结构与地表潜在火行为相关性分析
油松林
地表潜在火行为
林分结构
相关性
妙峰山林场主要针叶林冠层特征及潜在火行为
分段标准枝法
冠层特征
树冠潜在火行为
垂直分布
以地表死可燃物评估八达岭林场森林燃烧性
林分燃烧性
可燃物负荷量
可燃物含水率
综合属性
疏伐对北京西山油松林可燃物特征及潜在火行为影响
油松
疏伐
可燃物特征
地表潜在火行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妙峰山林场地表潜在火行为及燃烧性分析
来源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班 地表可燃物 主成分分析 潜在火行为 燃烧性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林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76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2/j.1000-1522.2018036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牛树奎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75 1185 16.0 32.0
2 陈锋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22 115 7.0 10.0
3 张鹏 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 39 187 7.0 12.0
4 陶长森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4 7 2.0 2.0
5 李连强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5 9 2.0 2.0
6 陈羚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4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9)
共引文献  (269)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班
地表可燃物
主成分分析
潜在火行为
燃烧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522
11-1932/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1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06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