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邱氏"耳针夹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扬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及口腔科门诊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耳针夹组和体针组,每组各30例.耳针夹组予"邱氏"耳针夹夹于相关耳穴治疗;体针组予毫针针刺听宫穴、下关穴等穴位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0 d.采用x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关节活动度(ROM),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及开口度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10 d后,耳针夹组VAS评分主要集中在0~1分占83.3%(25/30),其他评分段为≥7分者占3.3%(1/30),3~7分者占6.7%(2/30),1~3分者占6.7%(2/30);体针组VAS评分≥7分者占13.3%(4/30),3~7分者占16.7%(5/30),1~3分者占 10.0%(3/30),0~1 分占60.0%(18/30),耳针夹组 VAS 评分0~1 分段患者多于体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44,P<0.05).(2)治疗10 d后,耳针夹组ROM主要集中在3.4~3.9 cm 者共占83.4%(25/30),≤3.0 cm 者占 13.3%(4/30),≤2.0 cm 者占3.3%(1/30);体针组 ROM 3.4~3.9 cm 者占60.0%(18/30),≤3.0 cm 者占26.7%(8/30),≤2.0 cm 者占13.3%(4/30),耳针夹组ROM 3.4~3.9 cm患者多于体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44,P<0.05).(3)耳针夹组、体针组治疗10 d后治愈率分别为33.33%(10/30)、16.67%(5/30),耳夹针组高于体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44,P<0.05).耳针夹组、体针组治疗10 d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86.67%(26/30),耳针夹组高于体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4,P<0.05).结论"邱氏"耳针夹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即刻镇痛和改善开口度的效果,具有疗效显著、无创伤、安全性高、简便易行等优点,对惧针患者尤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