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nvironmental trace gases monitoring instrument,EMI)于2018年5月9日成功发射升空,目前在轨运行状态良好,能够有效获取全球紫外-可见波段地球大气散射光信号(Digital number,DN)值(0级数据).为对遥感数据定量化应用,EMI输出的DN值需要完成光谱定标、几何定位、辐亮度定标等处理,得到1级数据产品, 1级数据用于反演获取全球大气NO2、SO2和O3等2级产品,进而应用于定量监测全球空气质量变化以及污染气体的分布输运过程.
推荐文章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数据的定标处理与存储方式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
HDF5
1级遥感数据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定标机构设计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
星上定标方式
星上定标机构设计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的实验室定标
星载光谱仪
差分吸收光谱仪
痕量气体
光谱定标
辐射定标
定标不确定度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活动部件
活动部件
工作模式切换
寿命要求
环境适应要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0~1级数据处理研究
来源期刊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星载成像光谱仪 遥感数据定量分析 全球痕量大气监测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高分五号卫星载荷研制”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3
页数 8页 分类号 O433|TP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141.2019.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世美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17 240 8.0 15.0
2 司福祺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70 429 13.0 18.0
3 周海金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4 86 5.0 9.0
4 江宇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17 81 5.0 9.0
5 赵敏杰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13 40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星载成像光谱仪
遥感数据定量分析
全球痕量大气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双月刊
1673-6141
34-1298/O4
大16开
合肥市1125信箱
26-145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1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