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高炉破损调查取样分析,借助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了高炉炉缸、炉底不同部位形成的含钛保护层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并建立正规溶液热力学模型对Ti(C,N)形成的热力学条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高炉的实际工况,明晰高炉炉缸TiC0.3 N0.7形成的条件.结果表明,高炉炉缸侧壁最薄处炭砖残余厚度仅为200 mm;炉缸炉底炭砖表面普遍存在含钛保护层,保护层平均厚度在300~600 mm左右,高炉炉缸不同部位形成的保护层中Ti(C,N)主要以TiC0.3 N0.7形式存在,并与Fe相聚集在一起.Ti(C,N)固溶体实际混合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显著低于标准混合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和理想混合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TiC和TiN在固溶体中存在的比例不同,高温时以析出TiC为主,低温时以析出TiN为主.Ti(C,N)固溶体的形成与高炉热力学状态条件直接相关,TiC0.3 N0.7在该高炉炉缸中的形成温度为1423℃.
推荐文章
粉末注射成形制备TiC0.7N0.3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和零件
钛及其合金
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粉末注射成形
马钢2500m3高炉炉役后期炉缸维护的实践
高炉
炉缸侵蚀
炉缸维护
马钢13#高炉炉缸维护实践
高炉
炉缸
寿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炉炉缸含钛保护层物相及TiC0.3N0.7形成机理
来源期刊 工程科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含钛保护层 物相组成 TiC0.3N0.7 析出温度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198
页数 9页 分类号 TF53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74/j.issn2095-9389.2019.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建良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428 2191 19.0 23.0
2 刘征建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111 426 11.0 14.0
3 焦克新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60 246 9.0 11.0
4 王广伟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51 262 10.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炉
炉缸
含钛保护层
物相组成
TiC0.3N0.7
析出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学报
月刊
2095-9389
10-1297/TF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8
总下载数(次)
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