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结直肠肛门外科       
摘要:
目的 比较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与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低位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TEM组(n=16)和腹腔镜组(n=20).比较两组肿瘤切除的情况(包括切除的完整度及切缘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检测两组肛管直肠静息压(ARP)、肛管最大窄缩压(MSP)、直肠容量感觉阈值(RVST)、最大耐受容量(MTV)及直肠肛管抑制反射(RAIR)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TEM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治疗费用少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EM组ARP、RVST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均高于腹腔镜组(均P<0.05),MSP在术后1个月时高于腹腔镜组(P<0.05),MTV在术后1个月及3个月均高于腹腔镜组(均P<0.05),各个时点两组RAIR阳性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EM与腹腔镜手术均可安全用于治疗低位直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具有相近临床效果,且TEM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肛门功能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
推荐文章
腹腔镜手术治疗位于困难特殊部位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
腹腔镜手术
困难特殊部位
开腹手术
凝血功能
并发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EM与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间质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结直肠肛门外科 学科
关键词 低位直肠间质瘤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腹腔镜手术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8-67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3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68/j.cnki.issn1674-0491.2019.06.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位直肠间质瘤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腹腔镜手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结直肠肛门外科
双月刊
1674-0491
45-1343/R
大16开
199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86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