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杉木人工林取代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后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变化,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法分别研究杉木纯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枯落物与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 表明:(1)枯落物平均蓄积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42 t/hm2)>杉木纯林(3.12 t/hm2),枯落物平均厚度表现为杉木纯林(9.17 cm)>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42 cm).(2)最大持水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6.23 t/hm2)>杉木纯林(5.57 t/hm2),最大持水率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84.40%)>杉木纯林(179.50%);有效拦蓄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4.48 t/hm2)>杉木纯林(4.13 t/hm2),最大拦蓄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41 t/hm2)>杉木纯林(4.97 t/hm2).(3)枯落物层的吸水量与浸水时间符合对数函数Q=aln(t)+b,而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符合指数函数V=atb,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蓄水能力强于杉木纯林.(4)土壤水分最大吸持贮水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43.58 mm)>杉木纯林(41.88mm),可以看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的土壤可以更好地为植被提供良好的水分供其生长;土壤水分最大滞留贮存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8.20 mm)<杉木纯林(10.22mm),即杉木纯林内的土壤具有更好的涵养水源能力.从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量以及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等多个因素的计算综合推断可知,杉木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推荐文章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森林生态学
天然常绿阔叶林
人工更新
水源涵养
渗透性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在应对西南干旱中的作用
西南特大干旱
孔隙度
水势
蒸发量
水源涵养
凋落物
天童山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天童山
常绿阔叶林
演替
水源涵养功能
层次分析法
修河上游流域4种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修河上游
水源涵养
枯落物层
土壤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杉木取代阔叶林后林下水源涵养功能差异评价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彭冲涧流域 枯落物 涵养水源 土壤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4-250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27.21
字数 59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9.02.03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5)
共引文献  (760)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5(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13)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彭冲涧流域
枯落物
涵养水源
土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