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太阳少阴合病之喑哑与肺、肾二脏密切相关,病在咽喉,以少阴病为本.阳气虚损,同时太阳经感受外邪,声道因寒邪收引,寒客凝结,气息阻滞,难以发音,形成“太少两感”之喑哑.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表证,具有温经散寒、助阳解表的功用.临证从太阳、少阴两经出发,忌投寒凉之方药,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喑哑,无论是“金实”亦或是“金破”,均可收温阳散寒、利咽开音之效.
推荐文章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顽固性嗜睡1例
嗜睡
麻黄附子细辛汤
张仲景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运用
方剂运用
麻黄附予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痛痹
痛痹
麻黄附子细辛汤
独活寄生汤
《伤寒论》
张仲景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运用举隅
麻黄附子细辛汤
运用举隅
过敏性鼻炎
病毒性角膜炎
室性早搏
感冒失音
嗅觉丧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太阳少阴合病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喑哑
来源期刊 中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喑哑 麻黄附子细辛汤 太阳 少阴 寒邪 咽喉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临证心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8-43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8/j.11-2166/r.2019.05.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岳仁宋 145 400 8.0 15.0
2 李慧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21 60 5.0 7.0
3 朱禹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10 4 1.0 1.0
4 冯皓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7 1 1.0 1.0
5 刘天一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7 1 1.0 1.0
6 张晓晴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6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喑哑
麻黄附子细辛汤
太阳
少阴
寒邪
咽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杂志
半月刊
1001-1668
11-2166/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98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9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5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