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下煅烧Cu片得到Cu2O前驱体,再由Cu2O前驱体电化学还原得到铜电极(Oxide reduced copper,OR-Cu).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CV)和气质联用仪(GC-MS)等表征手段探讨了材料对CO2的电化学催化性能以及对电合成DMC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R-Cu电极的晶界以及Cu2O初始厚度是影响材料电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700℃下煅烧2h的Cu2O前驱体,再经电化学还原所得到的电极具有明显的晶界及合适的Cu2O初始厚度,具有最高的电催化活性,以其作为电极合成DMC的产率在室温下可达到87%.
推荐文章
离子液体中电化学还原CO2研究评述与展望
离子液体
CO2
电化学
还原
电化学还原CO2制备甲酸的电极材料研究
电化学还原
CO2
甲酸
电极材料
电化学还原CO2阴极材料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
电化学还原
阴极材料
碳毡负载Sn气体扩散电极CO2电化学还原性能
二氧化碳
还原
多孔介质
碳毡电极
催化剂载量
电解电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离子液体中Cu纳米电极上电化学还原CO2合成碳酸二甲脂
来源期刊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Cu纳米电极 CO2 电化学催化 碳酸二甲脂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8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6.54
字数 9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38/j.cnki.jdzk.2019.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素琴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85 3285 33.0 48.0
2 袁楚平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3 李素娥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4 张玉婷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6 1.0 2.0
5 冯秋菊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u纳米电极
CO2
电化学催化
碳酸二甲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7-2985
43-1253/N
大16开
湖南省吉首市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4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