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核磁共振扫描(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共121例子宫内膜癌,所有病例术前行全腹MRI扫描,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术前MRI对肿瘤肌层浸润深度、宫颈间质侵犯、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意义.结果 MRI对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包括子宫黏膜层、浅肌层、深肌层)、宫颈间质侵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71.1%、87.6%、88.1%;其中对局限于子宫黏膜层诊断阳性预测值仅33.3% (9/27);按照2009年FIGO分期标准,MRI对区分Ⅰa与Ⅰb期准确性可达86.0%.结论 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分辨Ⅰa和Ⅰb期子宫内膜癌、有无宫颈间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对于判断病灶是否局限于子宫黏膜层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
推荐文章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术前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价值
磁共振成像
子宫内膜肿瘤
肿瘤分期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应用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磁共振扫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子宫内膜癌 诊断 术前评估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妇科肿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9-682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1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19.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健萍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6 33 3.0 5.0
2 旷昱明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计算机中心 3 4 1.0 2.0
3 李伟枫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4 12 2.0 3.0
4 袁颂华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1 4 1.0 1.0
5 伍晶晶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1 4 1.0 1.0
6 匡丽云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119)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
子宫内膜癌
诊断
术前评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936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