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脾胃病以易发和反复发作、慢性迁延等为特点,又多与饮食、情志等因素相关,与先、后天均有关系,病位在脾、胃、肠,与肝、肾、肺等脏亦关系密切.临床多见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气血同病、湿浊侵犯,脏腑多易肝、脾同时受病.辨治脾胃病应首辨寒热、虚实,再辨气血、湿浊,总归于脏腑,并由此衍生出寒温并用、虚实相兼、调气行血、化湿祛浊、调肝理脾的治法治则.脾胃病寒热错杂证多见脾寒胃热、胆热脾寒、上热下寒、胃热肠寒、肝热胃寒;脾胃病虚实相兼多见脾虚气滞、脾虚湿蕴、脾虚痰阻、脾虚食滞;脾胃病气血病变多见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久病人络;脾胃病又多兼夹湿浊,系统总结祛湿化浊之法,如健脾化湿、芳香化湿、温阳化湿、和胃化湿、化浊消积、清热燥湿、祛风化湿、利水渗湿、祛浊化毒;脾胃病脏腑辨治中强调调肝理脾法的运用,总结了疏肝健脾法、泄肝扶脾法、补脾泄肝法、补脾养肝法、清肝温胃法、柔肝滋脾法、暖肝温脾法、理气化瘀法、清利湿热法、清胆温脾法肝脾同治之十法.
推荐文章
脾胃病辨治规律研究进展
脾胃病
辨证论治
治疗法则
综述
脾胃病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探要
伤寒论
脾胃病
痞满
便秘
呕吐
下利
腹痛
何镔辨治脾胃病经验
脾胃病
辨治经验
何镔
脾胃病辨治体会
脾胃病
运脾和胃疏肝法
胃复康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十纲”辨治脾胃病思路分析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 学科
关键词 寒热 虚实 脏腑 辨证 十纲 脾胃病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脾胃病中医诊疗思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025/j.1674-1307.2019.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声生 151 1870 25.0 38.0
2 周强 32 84 6.0 7.0
3 赵鲁卿 36 197 6.0 14.0
4 孟梦 8 41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1)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寒热
虚实
脏腑
辨证
十纲
脾胃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
月刊
1674-1307
11-5635/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甲7号
2-58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7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472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