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lectrochemi 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检验科收到的血样本12680份,分别应用ECLIA法和ELISA法对血样本进行初筛检测,检测阳性的标本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初筛阳性率,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ELISA法共检出阳性32份,检测阳性率为0.252%;ECLIA法检出阳性30份,检测阳性率为0.237%.两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97%,阳性预测值为87.5%,阴性预测值为100%.ECLIA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98%,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100%.ELISA法的曲线下面积为0.979,ECLIA法的曲线下面积为0.981.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LIA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与ELISA法相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HIV检测效果评价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的临床价值
格雷弗斯病
免疫球蛋白类,甲状腺刺激
电化学
免疫法
ROC曲线
诊断试验,常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价值
来源期刊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诊断价值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1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38.2019.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捷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2 2 1.0 1.0
2 郭黎英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4 16 3.0 4.0
3 苗亚琼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诊断价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双月刊
1673-4238
11-5399/R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白家庄路8号
80-162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