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以镧锶钴铁氧化物(LSCF)-钐掺杂氧化铈(SDC)复合碳酸钠(Na2CO3)为电解质,组装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析Na+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Na2CO3在电解质中以无定形状态存在,起到粘合剂的作用,提高了电解质的气密性.电解质致密的微结构有利于隔绝电池两端的燃料和氧化剂,提高燃料电池性能.LSCF-SDC中掺入Na2CO3和NaOH后,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密度峰值分别由未掺杂时的375 mW/cm2上升到450 mW/cm2和430 mW/cm2,说明Na+对燃料电池的性能有着积极的影响.掺入K2CO3后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反而降低,说明燃料电池性能的提升来源于Na+,而非CO32-.
推荐文章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
改性阳极
新型阳极材料
等离子喷涂管状固体氧燃料电池制造工艺研究
大气压下等离子喷涂(APS) 固体氧燃料电池(SOFC)
燃料电池在海警舰艇中的应用
铅蓄电池
燃料电池
海警舰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钠离子电池
负极储钠材料
电化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钠离子在燃料电池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期刊 可再生能源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燃料电池 钠离子 电解质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14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6|TM911.42
字数 37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292.2019.0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明 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8 95 4.0 8.0
2 杨向荣 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135 6.0 11.0
3 汪能 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1 1 1.0 1.0
4 汪宝元 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10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燃料电池
钠离子
电解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可再生能源
月刊
1671-5292
21-1469/TK
大16开
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银泉街65号
8-61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3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1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