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整星隔振是一种改善卫星振动环境的有效措施,传统整星隔振方案主要通过在卫星与火箭之间插入柔性、高阻尼结构.该方案因串联柔性元件,在实现减振的同时,也导致卫星分支(卫星、卫星支架、过渡支架)及整个运载火箭的模态频率大幅降低和卫星振动位移的显著增大.前者严重影响运载火箭飞行特别是末级飞行的稳定性;后者则会大幅减小卫星与整流罩的动态间隙,严重时可能导致卫星与整流罩碰撞.为了解决串联式整星隔振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原主承力(过渡支架)结构中并联阻尼元件的整星隔振方案,该方案不改变卫星分支结构形式、连接关系,不影响卫星分支主承力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根据柔性航天器的特点,建立了多自由度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阻尼特性对系统共振频率附近传递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增大阻尼可有效改善系统各阶共振频率附近的振动传递特性.根据某运载火箭的外激励特点、过渡支架结构形式、卫星减振需求,设计的一种黏性阻尼器及其安装支架,通过在过渡支架均匀分布8个减振单元,构建了并联式承载减振一体的整星隔振方案,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与无减振状态相比,卫星分支频率变化小于±5%,共振频率处传递特性改善30%~40%.
推荐文章
离散型整星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参数设计
卫星
整星隔振
参数设计
振动试验
主动隔振与动力吸振器的联合减振研究
主动隔振
振幅
临界频率
动力吸振器
联合减振
土工袋减振隔振机制分析及试验研究
减振隔振
土工袋
离散单元法
水平循环剪切试验
原位振动测试
星箭界面整星隔振设计及减振效果验证
卫星
隔振设计
磁流变阻尼器
黏滞阻尼器
适配器
减振
试验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并联式承载减振一体的整星隔振研究
来源期刊 力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并联式 减振 整星 黏滞阻尼器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振动非线性控制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37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B535+.1
字数 28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52/0459-1879-18-28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11 50 4.0 7.0
2 潘忠文 24 176 8.0 12.0
3 邢建伟 5 4 1.0 1.0
4 王檑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9)
共引文献  (16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3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0(5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1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2(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并联式
减振
整星
黏滞阻尼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力学学报
双月刊
0459-1879
11-2062/O3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2号楼 324 房间
2-814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6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5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