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李资源在生长季内叶片光合能力的差异,为李的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别于2017年春季(5月下旬)、夏季(8月上旬)和秋季(10月上旬)对不同种源李资源的22个品种进行光合日变化测定.对净光合速率(Pn)日积分值、蒸腾速率(Tr)日积分值、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数值分类,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定分析.[结果]李资源的Pn日积分均值春季最高,春、夏、秋呈现逐渐降低趋势;WUE日均值夏季最低,春、秋季节较高.将不同李资源按Pn高低可划分为高、中、低光合速率3类;按WUE高低可划分为高、较高、中、低水分利用效率4类.进一步主成分分析确定Pn日积分值、Tr日积分值、Gs和WUE为影响李光合生理的主导因子.对各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最终不同李资源被聚为3类,并筛选出6个综合光合性状较优的品种:黑刺李‘Damas-1869’,欧洲李‘大玫瑰’,中国李‘芙蓉李’‘嘉庆子’,杂交李‘安哥诺’‘圣玫瑰’.[结论]在3个季节中,不同李资源的光合能力存在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可以筛选出适用于高光效育种的李资源.
推荐文章
阿月浑子不同品种光合性状比较及聚类分析
阿月浑子
光合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马铃薯不同品种(系)的光合特性比较与聚类分析
马铃薯
光合参数
聚类分析
判别函数
高光效育种
东南亚水稻种质资源的光合特性比较及聚类分析
稻种资源
净光合速率
聚类分析
东南亚
不同种源黄连木光合参数比较及聚类分析
黄连木
光合特性
聚类分析
数值分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李资源光合效能及其季节变化比较与聚类分析
来源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光合特性 聚类分析 资源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2
页数 7页 分类号 S662.3
字数 66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85/jnau.2018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卫兵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29 4626 39.0 61.0
2 韩键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59 383 11.0 16.0
3 王楠琪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5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1)
共引文献  (334)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合特性
聚类分析
资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030
32-1148/S
大16开
南京市卫岗1号
28-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64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