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研究增温对粳稻生长的影响,为耐热性粳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采用开放式增温(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ing,FATI)系统,以沈农9816、辽粳401、铁粳7和港辐粳16为试材,设置增温(T)和对照(CK)处理,从抽穗期开始每隔10d测定4个粳稻品种剑叶的光合作用,成熟期测定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增温处理对沈农9816、辽粳401、港辐粳16的剑叶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影响显著,其中辽粳401剑叶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降幅最大,其次是港辐粳16,而沈农9816仅有Pn和Gs显著低于对照;增温处理使沈农9816、辽粳401和港辐粳16的产量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21.83%、43.50%和20.10%,这主要是由于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下降,对铁粳7的产量影响不显著;增温处理使4个粳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呈显著增加,在这些品质参数中,辽粳401和沈农9816的变化幅度大于港辐粳16和铁粳7.因此,对于不同耐热性粳稻品种,开放式增温对其光合和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对热敏感品种辽粳401和沈农9816影响较大,耐热型品种铁粳7和港辐粳16影响较小.
推荐文章
开放式增温对粳稻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水稻
气候变暖
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O3-FACE
胞间CO2浓度
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高温胁迫
小麦
耐热性
植株形态
产量
增温对宁夏北部春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增温
叶面积
光合色素含量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干物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开放式增温对不同耐热性粳稻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开放式增温系统 耐热性 粳稻 光合作用 产量 品质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8-655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11.22
字数 69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700.2019.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殷红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51 524 13.0 21.0
2 孙备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43 335 12.0 16.0
3 王国骄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42 388 12.0 18.0
4 隋明 9 22 1.0 4.0
5 刘春溪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2 2 1.0 1.0
6 宛涛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2 2 1.0 1.0
7 宋晓雯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1 0 0.0 0.0
8 李美松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3)
共引文献  (820)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0(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3(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5(5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0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8(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9(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0(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开放式增温系统
耐热性
粳稻
光合作用
产量
品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700
21-1134/S
大16开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87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