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宫廷理筋术是重要的推拿流派之一,起源于清代上驷院绰班处,通过几代人的继承与发扬,在理论及临床治疗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简述宫廷理筋术的渊源、形成,重点介绍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从治疗软组织损伤疾病、内脏疾病以及现代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角度探讨了流派的发展与完善.对宫廷理筋术的主要学术思想进行阐述,宫廷理筋术认为筋有"喜柔不喜刚"和"喜暖不喜凉"两大特性,强调治疗要"轻、柔、透、巧",手法按照准备、治疗、结束3个阶段进行,创制"戳、拔、捻、捋、归、合、顺、散"治筋八法,强调练功的重要性,主张练功与治疗结合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推荐文章
津沽推拿流派学术概要
津沽推拿流派
理论研究
学术特色
概要
岭南骨伤科流派学术传承研究
岭南骨伤科流派
学术传承
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
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三大要素
中医
学术流派
"源"
"流"
"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宫廷理筋术推拿流派及其学术传承
来源期刊 现代中医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廷理筋术 推拿 流派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名医传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44.1
字数 58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19.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柳红芳 87 631 15.0 21.0
2 孟祥奇 11 82 4.0 9.0
3 王锡友 23 108 5.0 10.0
4 赵宇捷 15 88 5.0 9.0
5 张洋 7 46 2.0 6.0
6 李多多 37 98 5.0 9.0
7 王宾 15 7 1.0 2.0
8 于长禾 10 21 3.0 4.0
9 王福 7 3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廷理筋术
推拿
流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医临床
双月刊
2095-6606
10-1157/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25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650
论文1v1指导